首页

华北女s

时间:2025-05-23 10:53:42 作者:中韩医疗企业在鲁对接洽谈 共商大健康产业合作机遇 浏览量:68987

  据《大众日报》报道,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、党组原副书记周振兴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4年4月23日9时35分逝世,享年97岁。4月25日下午,周振兴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市殡仪馆举行。

  周振兴同志是山东齐河人,1927年2月出生,194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冀鲁豫边区抗日第四中学学委委员,齐禹县委组织部干事、十二区区委书记,禹城县委组织部部长、副书记,德县县委第一书记,夏津县委第一书记,聊城地委副秘书长、秘书长、常委、副书记,菏泽地委副书记、书记,副省长兼省政府秘书长,省委常委、青岛市委第一书记,省委常委、省委研究室主任,省政协副主席、省委统战部部长,省政协副主席、党组副书记。1998年2月离休。

周振兴老人2018年接受采访。图源:菏泽日报

  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注意到,2018年7月,《菏泽日报》一篇名为《书记的耳光》的回忆文章在网络上刷屏,讲述的正是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的一段真实经历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,周振兴到曹县韩集“红三村”,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、83岁的老共产党员伊巧云。

  伊巧云当时已重病在身。当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询问还有什么要求时,老人犹豫了一下,说“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”。说完,老人又后悔了,用另一只手拍打着周振兴的手背,“也就是这么一想,周书记别当事。”

  历来以雷厉风行、低调工作作风著称的周振兴,一下子泪流满面。他双手握住老人的双手:“怪我,怪我们啊,老人家,对不起您。”他抹了一把脸,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钱,递到赶来的乡镇书记手中,县、乡领导纷纷掏自己的衣袋,被周书记一把按住了。

  随后,周振兴在一个汇报会上眼含热泪地讲了一段话:“伊巧云老人今年83岁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。抗战时期,在抗战堡垒红山村做杨得志将军的房东时,为接待来往的将士,她曾一天做过9顿饭。为让将士吃饱吃好,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。现在,在我们领导下,生重病了,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。同志们,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?”说着,周振兴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,“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?”

周振兴(左二)与农民交谈。图源:菏泽日报

  2018年8月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《一记耳光,打醒多少麻木的心》的报道,专访对象正是周振兴。

  周振兴说:中国农民实在是太好了,当时忍饥挨饿,但大家认为没有人故意让他们吃不上饭。那时候干部很少有谋私利的,所以干群关系比较融洽。

  当时在张殿兴家,我问他吃什么饭,并走向他的厨房。老两口拦着我,不愿意让我进去。我尝过菜团子后,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:俺不苦,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。俺感谢共产党,没有共产党,俺活不到今天。

  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,多好的农民啊!穷成这个样子,还说感谢,这叫咱当领导的脸往哪儿搁?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。

  后来我每隔几年就去一次小井村,看着张殿兴家还有村里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好,我打心眼里高兴。我在菏泽工作了11年,与菏泽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世界说】美媒:“幽灵枪”日益泛滥,成为美国人的又一“噩梦”
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此外,乌鲁木齐市还将协调推进智慧口岸试点申报,推进乌鲁木齐航空口岸申报智慧口岸试点工作,以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机场工程—口岸配套设施设备项目为依托,编制完善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方案,推进智慧口岸建设;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,持续提升口岸集疏运效率,优化出入境查验流程,通过完善现场分流引导、增设咨询服务等功能,为出入境旅客营造良好通关环境;优化货物通关流程,全面深化“两步申报、两段准入”改革,继续施行航空口岸重点货运“绿色通道”等便利措施,确保口岸客货运安全、顺畅、高效。

港交所调整特专科技公司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规定

2019年国庆前夕,一场迁居仪式在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举行,25户、79名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。在明媚的阳光下,湛蓝的屋顶、白色的外墙,边境小康村25套藏式院落显得格外醒目。

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8月LPR报价出炉:5年期维持在4.2%不变 1年期降10个基点

此外,教育部还首次试行了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,要求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、办学条件等,提前谋划增设专业,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,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、提前研究工作机制,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、精准性。目前,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